元化生物叩擊英國股市
來源:大河報
高抬腳,輕邁步,幾乎是在悄然之間,許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元化生物)的關聯控股企業中國生物食品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國生物)已經開始叩擊英國股市。
時間9月7曰下午,交易場所:倫敦0FEX市場(Off—Exchange,未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場);股票代碼:cbfo。該公司原始股為714萬股,上市價每股1.75英鎊,市值約2億元人民幣,融資約1600萬元人民幣。
根據規劃,在經過一年的培育期后,它將有望登陸倫敦股票交易主板市場AIH(A1ternatj ve I nvestmentMa rket),打開阿里巴巴的財富大門。
倫敦市長David Brewer先生、倫敦亞洲基金創始人Victor Ng先生與元化公司領導合影
走進霧都
從許昌到倫敦,“他們(英方)看中的是我們的成長潛力,看項目、看將來、看增長,以基金先培育,很快就能發展起來。”據介紹,中國生物是由倫敦亞洲基金(LAC)和許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組建而成,注冊資本金1000萬英鎊,由倫敦亞洲基金全額出資,占.37%股份,許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商標、專利、銷售網絡等無形資產人股,占63%的股份。今年6月,中國生物在許昌獨資設立河南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
這樣一種操作手段,為中國生物走向英國證券市場鋪平了道路。
記者了解到,OEEX市場創立于1995年10月2日,由倫敦亞洲基金控股并管理,目的是為那些未進入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或AIM掛牌交易的公司股票建立一個可出售其股票、募集資金的市場。
相較倫敦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或AIM來說,OFEX的市場準入門檻較低,“為中小型高成長企業進行股權融資服務”。許昌元化生物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2003年,建廠投入100萬元,現在擴展到6000萬元的資產,成長速度特別快。該公司屬于河南省50家高成長型重點規劃內高新技術產業,主要從事中草藥、大豆蛋白、脫臭大蒜素油等的萃取加工,產品大部分出口。
去年,許昌元化生物被他們“盯”上了,“經過幾次嚴格的考察,雙方很快達成合作共識,并進入上市操作程序”。“我們能被看中的一個主要方面,是英國、美國、日本等國家都對植物立法,我們生產的高純度亞麻酸是食品中必備的添加劑,而河南又是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基地。”。
私募資金“真相”
倫敦亞洲基金屬于私募基金,至今已有10年歷史。在2004年以前,該機構一直把美國、馬來西亞等國家作為重點市場;而在此之后,情彤發生陡轉,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,“專注于為大中華地區以及其他亞洲地區的中小企業提供直接投資、融資以及其他金融服務”。
沒有人會忽視這種基金在中國的存在,尤其是那種成長性好、患上“資金饑渴癥”的中小企業,許昌元化生物自然也在其中。記者了解到,該企業在未上市之前的高速發展期內,由于不斷上項目、買設備、搞科研,資金尤為緊張,但自從上市之后,不但倫敦亞洲基金及股市募集的資金逐漸打了過來,而且,許昌當地的銀行機構也蜂擁而至。
許昌元化生物的此種路徑選擇在許昌當地早有“先行者”。今年3月9日,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,該公司已在美國成功募集資金。
許昌元化生物曾是河南指定的進入輔導期的擬上市公司之一,在漫長的排隊等待過程中,許多國內外的私募基金及其他投行機構曾找上門來,而該企業也曾多方考慮并比較過各國的資本市場。
“元化生物走這條路,恐怕既是主動選擇,又是迫不得已——實際上,河南乃至全國許多優秀的中小企業都面臨著這種上市的困境——而走私募,有時算是一種捷徑。”民生證券一位專業人士對記者說。
風險投資或創業投資的不發達,中國二板以及創業板資本市場的薄弱,正在逐漸放大中國中小企業的某種尷尬。
青睞豫農業龍頭?
雙匯、眾品、湖濱果汁、思念、元化生物……一個時期以來,河南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頻頻成為外資并購或投資的對象。而且,綜合各方消息,三全、華英禽業、白象集團等眾多食品企業也都排出了在海外上市的具體日程。
“食品或農副產品深加工是河南的優勢產業,而現在這個優勢產業中的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,就是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,涵蓋融資、技術、標準、管理、市場甚至理念等等。”許昌市委一童姓工作人員對記者說。
許昌元化生物,在某種程度上也實現了自身的“國際化”。據了解,該公司生產的高純度亞麻酸、脫臭大蒜素油、大豆玉米蛋白等產品,瞄準的皆是西方發達國際市場。
“農業的產業化、市場化、標準化,這是一個大課題。作為我們企業,到英國上市融資,獲得的并不僅僅是資金,理念和經營方式的轉變,管理體制和團隊建設的完善、提升,國際市場的信息獲得和眼界的開闊,比這些都重要。”
記者了解到,嘗到扶持元化生物赴英上市“甜頭”的倫敦亞洲基金,目前已將它的駐河南辦事處搬到許昌,而作為下一步的“斬首”行動,他們已將目標鎖定信陽茶葉等諸多農業產業化項目上。
許昌“急行軍”
走境外私募或IPO性質的上市之路,元化生物在許昌不是第一個,也不是最后一個。9月18日,記者在許昌市政府了解到,許昌萬里運業剛剛同新加坡某知名投行機構簽訂保薦協議,計劃12個月內完成海外上市;許昌瑞和泰真發有限公司已和有關機構達成引進私募的意向。
與沖擊海外資本市場相一致,許昌市在國內資本市場上也是“用足了工夫”:森源電器已做好在明年年底之前實現國內主板IPO的準備,許昌電梯、駱駝鞋業、許昌傳動軸等10家企業早已被河南省圈定為擬上市公司,而許繼電氣、瑞貝卡、黃河旋風等因在全省最先完成股改,故都已啟動再融資工作。
許昌這個地方,出現元化生物、眾品這樣的資本黑馬,并不是偶然現象。”河南省民營經濟學會副會長張立功對記者說,“這里民營經濟發達,比較優勢的產業特色明顯,許多企業的個頭都很大,如何把資本這塊發展‘短板’補上,幾乎成為它們不約而同的集體意識。”
但這只是其中一方面。政府所致力的經營環境優化、資本運作理念引導,都使當地企業“在如何利用國際市場進行融資方面爭先恐后”。資料表明,截至目前,許昌市的上市公司總數已位列全省第三位。
“資本為王”,在許昌,其中的真諦看來已普遍解得透。